评论>

优化人力资源服务 更好稳就业促就业

2023-08-04 13:52:37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1,065 分享

人社部发布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是我国首部系统规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相关活动的专门规章,自今年8月1日起施行。规定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人力资源服务活动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规定在服务规范方面,针对招聘信息审查、个人信息保护、明示服务信息、开展公平竞争等人力资源服务活动,统一规定了服务原则、事项、标准。在行政许可和备案方面,明确了相关条件、程序、材料、时限等规定,进一步简化材料和优化流程,提升政务服务便民化水平。

所谓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就是人们常说的职业中介机构,主要为就业市场供需双方提供中介服务。当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经成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的主渠道。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6.3万家,从业人员104.2万人,当年全行业为3.1亿人次劳动者提供了各类就业服务,为5268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了专业支持。

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总体平稳有序,大多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能够诚信服务、规范经营,为促进劳动者就业、保障企业用工、优化人力资源流动配置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随着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长,市场活动形式日益多样,非法职介、虚假招聘、泄露个人信息、违规收费等损害劳动者权益问题时有发生,亟须通过立法等手段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范人力资源服务活动。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确保稳就业、促就业,规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就成为题中之义。为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此次出台的规定进一步规范了日常检查、信用管理、社会监督等管理手段,首次对确定管辖权、撤销注销许可、加强部门协同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如要求服务机构建立招聘信息管理制度,依法对用人单位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明确投诉举报及处置方式,规定服务机构发现涉嫌虚假招聘等违法活动或收到投诉举报的,应当及时核实、暂停或终止服务。旨在构建事前审批与事后监管有机结合、部门联动与各方协同凝聚合力的综合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作为系统规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相关活动的专门规章,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许可备案、服务规范、监督管理及法律责任作了全面规定,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活动提供了基本依据和准则。尤其是紧盯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在招聘信息管理、个人信息保护、经营收费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提升管理效能和规范市场秩序为重点,划定开展服务活动的红线。规定的出台,是优化人力资源市场营商环境、保障劳动者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也是更好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业服务就业、服务人才、服务发展作用的重要举措。(吴学安)

责任编辑:李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