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颜值消费升温 安全才能更美

2023-08-11 09:12:18中国商报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1,066 分享

“趁着暑假,偷偷变美”“双眼皮成功上岸,开学惊艳亮相”……正值暑期,一些高中毕业生、大学生将割双眼皮、水光针、光子嫩肤等医美整形项目列入暑期计划。业内人士提醒,选择机构前,消费者要提前了解,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避免盲从。另外,对美的认知和追求要正确,不能太“内卷”。

医美消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颜值消费”,它的背后是近年来逐渐崛起的“颜值经济”。伴随我国消费结构的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仪容仪表。于是,“颜值消费”愈加年轻化,不少高中毕业生、大学生,甚至一些未成年人也加入其中。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颜值消费”推动了有关行业发展,可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但是在行业发展中也乱象频发。去年9月至今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组织开展了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公布的典型案例显示,有人购买原料大量生产医疗美容整形用假麻膏药品,涉案金额1.2亿余元;有人以化妆品公司为幌子,设立窝点非法生产未经批准的医疗美容用针剂,层层分销至美容机构,涉案金额2亿余元;还有医疗美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使用未经注册、无合格证明文件的医疗器械,甚至有私人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医师执业资质的情况下,在居民小区内实施医疗美容诊疗服务。

因此,有医美服务需求的消费者,应提高认知能力,做到在安全的前提下,理性适度消费。一是消费者要根据自身需求,消费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切莫东施效颦,以致画蛇添足。二是消费应当保持客观理性,尤其是不少青少年群体在无收入来源、需依靠父母的情况下,更应从自身实际出发,权衡利弊,注重产品或服务的性价比,选择适合自身的消费,切勿脱离实际,盲目攀比炫耀,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负责。

同时,消费者在进行“颜值消费”时还应睁大眼睛,选择正规渠道、机构,防止上当受骗。现实中,诸如“美容不成反而毁容”的事件不时曝光,因“颜值消费”陷入套路贷的例子也时有发生,必须加以防范,杜绝后患。只有安全为上、消费适度、客观理性、保持警惕,“颜值消费”才能消费得放心、舒心、安心。

事实上,所有医美项目、“颜值消费”都存在风险,不可能万无一失。即使经验丰富的医生,也只能尽量减少风险事件发生。因此除了要强调医护人员必须履行告知风险的责任,还应注重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美”和医疗美容存在的风险性。此外还需要正视的是,有的年轻人对自身外貌评判标准过于苛刻,他们需要做的,其实并不是医美项目或“颜值消费”,而是改变对自身的看法,接受和认可自己。这既是对“美”的一种正确认知和追求,同时也是“颜值消费”应安全适度的一种可取之义。(张国栋)

责任编辑:李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