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沈河区盛京皇城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启动

快讯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辽宁报道(记者 于奕)8月21日,沈阳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政府区长林宇航介绍沈阳市盛京皇城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启动工作,自觉承担传承沈阳历史文脉的“沈河行动”,进一步激活盛京皇城文商旅一体化发展,全面谱写“盛世皇城、大美沈河”全域文商旅发展新篇章。

林宇航介绍,年初以来,沈阳市沈河区从做好顶层设计入手,聘请沈阳市规划设计院、北京华清安地设计公司等专业机构和历史、建筑等领域专家共同谋划,围绕“建设沈阳历史文化传承中心”这一发展定位,明确了将盛京皇城打造成为“历史风貌特色集中展示区、多元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示范地、以文化旅游和特色商业为动力的高品位街区”三大目标。以“厚植沈阳历史文化的根与魂”为出发点,确定了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地域特色、完善皇城功能的总体思路。

沈阳市沈河区盛京皇城,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美誉,是东北地区历史文化遗存最集中的区域,拥有包括沈阳故宫、张氏帅府在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风貌建筑42处,文庙、萃升书院等文物古迹遗址57处,历史街巷67条,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49项。“清朝定鼎”和“东北易帜”两大左右中国命运的历史事件在这里发生,整部清前史和半部民国卷在这里上演。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和优秀历史建筑,浓缩了东北特有的民族交融、兼收并蓄的历史文化底蕴,既是沈阳发展的历史见证,更是沈阳精神的物质载体。

沈阳市沈河区全面启动盛京皇城改造升级,重点抓好“四个结合”:

  一、注重修复与提升相结合,推动盛京皇城再现盛世盛景。保护和弘扬沈阳历史文脉,首先要做的就是彰显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建筑和文化载体。采取修缮、造形等多种方式设置皇城边界符号,使盛京皇城的界限清晰明了。重点做好西顺城城墙遗址修复工作,展现皇城边界景观形象。采取市场化和社会化方式,复建成亲王府、肃亲王府,将其与周边的大帅府、满铁奉天公所、奉天基督教青年会等,构成文物古迹建筑群。

  二、注重植入与盘活相结合,推动存量资源焕发生机活力。盛京皇城改造提升既要着眼长远、更要立足当前。目前,沈河区共梳理出89处老建筑,通过以产权单位自主修缮为主、政府“以奖代投”扶持为辅的方式,对东三省总督府、奉天基督教青年会、帅府舞厅、奉天军官俱乐部等4处历史建筑进行恢复,并采取“一楼一策”的方式,对其植入文化业态。

三、注重融合与互动相结合,推动文商旅实现一体化发展。盛京皇城改造提升,载体是基础,产业是关键。我们紧紧围绕文商旅一体化,以文商旅融合为突破口,强化“补空白、延链条、创品牌、提业态、抓智慧”。积极引进“老字号”商业品牌、文化消费、体验商业、特色餐饮等业态,利用文创设计手法打造传统风情民宿区,让游客有吃、有玩、有住、有拍,实现文化+旅游、文化+商业的全产业链发展。三是打造品牌线路。全新包装策划了43个商旅文博全域旅游项目,打造“清文化循迹游、民国遗迹游、民俗宗教文化游、历史遗存遗迹游和购物时尚游”等5条特色皇城旅游新动线,让国内外游客既能享受到沈阳缤纷多彩的旅游盛宴,又能感受到盛京皇城历史文化的魅力,给游客带来新的旅游生态和休闲体验。

四、注重“夜游”与品牌相结合,点亮盛京皇城“夜经济”。盛京皇城改造升级的重点既在于建设发展,更在于氛围营造。围绕丰富夜生活、发展夜经济、打造“不夜城”主题,以得天独厚的盛京皇城历史文化为独特文化内核,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集市、文化演出、街头艺术演出等形式,迎合当下新商业、新业态时代发展背景,制造夜间网红打卡热点,点亮盛京皇城,吸引夜间客流,促进街区消费。

沈阳市沈河区围绕以上四条主线,全力推进盛京皇城改造升级,目前已有28个项目启动建设。近期,还将召开盛京皇城招商推介会暨皇城项目开工启动仪式,将正式向全社会推出43个文商旅招商项目。